近期,不少家长反映,市场上呈现了一种具有各种生果口味的电子烟,它们经过隐秘途径悄然流向未成年人集体,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3月26日《我国商报》)
“家长从女儿的书包中翻出了电子烟,经问询得知,孩子现已悄悄吸了四年多。”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管是不是为人爸爸妈妈,都要替当事家长捏一把汗。果味的电子烟外观时髦、包装精美诱人,关于未成年人来说,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不少商家声称“电子烟不算烟”“成分里没有尼古丁”,种种引诱之下,孩子们很简单放下心思警戒,“觉得好玩”“感到别致”,就此堕入烟瘾的泥沼。
我国法令清晰规定,制止向未成年人出售任何方法的烟草产品,包含传统卷烟和新式的电子烟。2022年3月,国家更是清晰制止出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许多刚性束缚之下,果味电子烟仍能进入孩子们的书包、损害他们的健康,躲藏于背面的出售运营途径,着实值得重视。
近年来,为了让未成年人远离“焰火”,从加大排查力度,到优化算法审阅,有关部门和电子商务渠道做了不少尽力。但与此同时,果味电子烟出售也朝着愈加隐秘的方向延伸——线上买卖往往要对好暗号,线下买卖则需求“心照不宣”。面临花样翻新的买卖手法,更要下大决计、大力度,统筹校园、家长、社会多方合力,坚决堵住相关缝隙,阻挠电子烟飘向未成年人。
监管方面,要查勤、查严,一经发现违规出售行为,从严从重处分,把板子打重、打狠;渠道层面,要查细、查实,进一步晋级算法机制,提高对表情包、颜文字等买卖“暗号”的辨认力度,打扫电子烟买卖的隐秘旮旯。当然,家长和校园也要做好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深入知道吸烟的损害,从他们的“榜首口烟”管起。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答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播送电视节目制造运营答应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书服务答应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运营答应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运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具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造著作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法运用和传达
职业品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线)告发邮箱:福建省新闻品德委告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