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创新推动“六大工程”,快速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创新推动农资流通主渠道构建工程。加强与山供农服联合合作,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模式,逐步搭建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县域仓配中心+基层(镇、村)服务网点”农资流通服务保障体系;主动融入省社“5+5+N”农资仓配体系,加快建设(滨州)仓配基地,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稳步提升农资保供能力,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5万吨,全力保障重要农事的农资供应;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细化任务分解,加快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任务。
创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工程。加快培育壮大系统内农业社会化服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增强烘干仓储等关键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年内全市系统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730万亩次以上;深化与省社供发集团、农服集团的联合合作,全力打造土地托管信息化平台试点市和大田作物全程托管服务示范区,不断推进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和规范提升;坚定信心完成三年内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市30%的耕地的目标。
创新推动流通服务网络赋能提升工程。推动县级综合集配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及村级综合服务社提质扩面,加快打造100个示范型流通服务网点;全力发展集采集配、农超对接、直采直供,培育“供销”系列农产品品牌,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布局建设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基地,邹平、沾化布局建设2处县级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中心、库容量要达到1万吨左右,其他县级社各建1处农资配送中心、库容量要达到2000吨左右。
创新推动社有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谋划实施好省级(滨州)仓配基地、整镇域土地托管等项目,加快构建起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全力发展“滨供”“社供”等自有品牌,巩固供销酒水的市场地位;深化改革、精细管理,逐步开拓农资装卸转运代理业务;盘活优化存量、稳步做大增量,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创新推动基层组织扩能增效工程。稳步推进“县基一体”发展模式,实行资产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一体化、网络运营一体化;培育壮大基层社,大力实施“基层组织振兴”三年行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做实合作发展基金,每年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服务能力优的基层社,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发挥好村“两委”组织优势,创新推动基层社与村“两委”开展“村社共建”,务实联合开展为农服务。
创新推动联合社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工程。强化社有资产监管,纠正各种不规范行为,推动社有资产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优化审计监督方式,指导推动社有企业健全完善内控机制;优化考核评价,切实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